2022年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科目重点概念6: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2022年河南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定于2022年11月5日和6日,准备报考专升本层次的考生,需参加政治、外语及专业基础课三门必考科目的考试,成考帮考前辅导平台提醒各位考生提前进行复习,科学备考。此外,成考帮考前辅导平台为帮助各位考生更有效的复习,将逐步对各层次、各科目的复习重点进行整理发布,以供考生参考。本次更新内容为《2022年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科目重点概念6: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请考生注意。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根据是:
其一,这两对矛盾横贯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三大领域的各个方面,其内部韵矛盾关系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其二,这两对矛盾纵贯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形态的发展始终,其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其三,这两对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及相互作用标示着一种社会制度是进步还是落后的具体性质和状态,规定着一种社会形态是发展壮大还是走向没落的基本过程和趋势,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中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等两大基本规律。
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他社会矛盾都是这两对矛盾某个方面及某种形式的展开,是在这两对矛盾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解决并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进一步说,由于物质资料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前提与基础,而包括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上层建筑是在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产生并服务于物质资料生产的,所以在上述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
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称为劳动,亦称生产,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是人类生存以及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与前提,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弄清楚人类具体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对于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发展过程、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等也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生产方式即人类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具体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中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为生产力,二是生产中怎样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称为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一定的生产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生产方式是具体的,在自身内部矛盾的推动下,生产方式不断发生着进步与变化,在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原始公社的生产方式、奴隶制生产方式、封建制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等五种基本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
一定的生产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即当生产力发展到原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的时候,便要求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旧生产关系,建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生产关系,从而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作为生产方式的内容是相对活跃的,生产关系作为生产方式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因而二者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具体过程是: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适应当时生产力要求建立起来的时候,与生产力发展状况基本上是适合的,因而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就会越来越落后于生产力,从而妨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时必须对生产关系在不改变其性质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调整或改革,以尽可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一种生产关系已经落后到基本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在不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的前提下调整与改革已经不可能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必须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通过根本改变生产关系的性质,实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状况新的基本适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并表现为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而生产方式的发展又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些辩证关系的综合就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第二,它是我们党确定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制定路线、方针、策略的客观依据。
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第二,它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事业,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依据。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一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经济基础的内容是生产关系,但并不是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中的各种生产关系都能进入经济基础,只有占统治地位、决定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性质的那一种生产关系才是支撑起社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性质并得到上层建筑服务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对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称,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体现的是人们的政治关系,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另一部分是反映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思想观念体系,体现的是人们的思想关系,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或社会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同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统一体。社会形态是指一定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的具体形态。经济基础揭示了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关系,上层建筑揭示了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所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就具体地、全面地揭示了一定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在自身内部矛盾的推动下,社会形态不断发生着进步与变化,在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等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运动
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即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为了服务于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即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先进的经济基础支撑的是先进的上层建筑,落后的经济基础支撑的是落后的上层建筑。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即当一种经济基础进行内部的改革与调整时,必然也要求上层建筑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当一种旧的经济基础被新的经济基础代替之时,旧的上层建筑也或迟或早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一,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方式是,根据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进行控制和调节。第二,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内容是,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包括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残余和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萌芽。第三,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性质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即如果上层建筑服务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如果上层建筑服务的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反动的。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一种社会形态建立初期,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这时二者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可以在该社会形态内部通过改革和调整加以解决。当一种社会形态发展到没落时期,经济基础已基本不能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的状况与经济基础领域中的变革要求也已经基本不适合了,这种矛盾就必须通过先进阶级的社会革命,消灭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旦建立起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就实现了在新的基础上的新的基本适合,从而又开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新的矛盾运动。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永无止境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社会形态不断更新。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些辩证关系的综合构成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①它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全面地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避免犯上层建筑决定论和机械唯物论的错误。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绝对化,甚至夸大为决定作用,是背离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上层建筑决定论;将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绝对化,完全忽视和抹杀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背离辩证法原则的机械唯物论。②它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根本上是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但也必然存在着某些不适合的环节和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是依据这一规律。
温馨提示:专升本《政治》科目的考试时间是上午9时至11时3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hncrgk.com.cn/zsbzz/12291.html